開局“十四五” ? 生態再出發 |? 站在新起點 推進紀檢工作高質量發展
“十四五”時期,生態水泥公司站在新的起點,秉持科學發展理念,夯實基礎、勇于創新,不斷提升各項工作管理水平,助推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,科學制定和實施紀檢工作遠景目標,對加快構筑新階段發展的戰略優勢、更好構建“大監督”格局,具有重要意義。
作為新時代的紀檢監察干部,更要繼承敢于擔當、善于擔當的鮮明品格。我們既要敢于擔當,以永遠在路上的韌勁和執著,把全面從嚴治黨引向深入,又要善于擔當,做開拓有為、善作能為、為民擔當的紀檢監察干部。我們要把為民辦實事作為是否敢于擔當、善于擔當的落腳點,堅持聚焦群眾普遍關注、反映強烈和反復出現的問題,傾聽收集群眾訴求、及時回應群眾關切,堅決與一切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作斗爭。
紀檢工作高質量發展,要在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、政治領悟力、政治執行力的前提下,樹立正確的政績觀。在持續協助黨總支涵養良好政治生態的前提下,不以無信訪舉報、水面風平浪靜為光榮,而以扎緊織密制度體系,使干部“不能腐”為目標;在堅持有腐必反、有案必查的前提下,不以辦理大案要案數量為成績,而以抓早抓小、促進干部從“有錯”向“有為”轉變為成就;在落實監督首責的前提下,不以直接檢查工作落實為突破口,而以協助黨總支壓實業務部門職能監督責任、強化“監督的再監督”為抓手。
完善“查”的能力。通過制度建設“通經活絡”。完善頂層設計,建立健全“大監督”體系建設。制定業務部門職能監督清單,明確監督周期、監督內容、監督責任,提升“第一道”防線作用;拓展監督渠道,發揮職工群眾的監督主體作用,整合基層監督力量,開闊“監督之眼”,推動監督關口前移、監督下沉,監督于問題未發之時;打通完善信息溝通平臺,形成有效銜接、相互配合的監督體系。
立足新的階段,堅持與時俱進。在作風建設高壓態勢之下,“四風”問題、腐敗問題面上有所收斂,但并沒有絕跡,出現各種隱形變異。這對紀檢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,監督制度要緊隨時代不斷更新,完善監督方式,增補監督內容,包括:指尖形式主義、雅賄、“影子股東”等違規現象。
嚴把“糾”的態勢。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行,有制度不執行,比沒有制度危害更大。紀檢機構需堅持違規必糾,發揮監督保障執行、促進完善發展的作用。加強對制度執行的監督檢查,讓制度“長牙”、紀律“帶電”,強化制度執行力。
提升“辨”的效果。堅持“嚴”的主基調,既要合乎民心民意,又要激勵干部擔當作為,不能簡單“一刀切”,必須堅持嚴管厚愛結合、激勵約束并重,為黨員干部干事創業創造良好氛圍。監督執紀要以政治判斷力、政治領悟力、政治執行力為準繩,探索細化“三個區分開來”的內容,推動黨員干部“三個區分開來”行為清單化管理,為紀檢機構執行“容錯糾錯”提供支撐。鞏固“紀”的作用。加強紀律宣傳教育工作。利用新媒體采用職工喜聞樂見的教育形式,建立以黨紀、國法、公司制度、違規責任追究案例為內容的長效教育制度。樹立“黨紀、國法、公司制度都是紅線”的意識,推進制度轉化為治理效能。
完善紀檢機構溝通平臺。打造“紀檢機關在身邊”的理念,及時解決職工群眾集中反映的問題;結合廉政黨課做好普法、普紀、普制度工作,強化職工群眾規矩意識;威懾違規行為,堅持有錯必糾、有過必改,對苗頭性、傾向性問題做到早發現早糾正,對失誤錯誤及時采取補救措施,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政治生態提供堅實保障。(李文姣)
